从《审判》看卡夫卡笔下人类的生存状态_德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3-03-24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命题:

本课题以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为研究对象,探寻在卡夫卡笔下现代人类的生存状态中“罪责”、“逃亡”和“审判”的属性。

(2)研究目的:

卡夫卡所并没有写完的长篇小说《审判》情节吊诡,风格荒诞,结局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对该部作品的解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课题从圣经的视角出发来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旨在为理解该部作品乃至卡夫卡的精神世界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同时也希望能通过此课题引起德语专业这门学科对《圣经》重要性的认识,因为它是理解德国文学以及西方文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桥梁。

(3)研究意义:

卡夫卡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现代作家,而《审判》又是他仅写过的三部长篇小说中的一部,对这部小说的解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卡夫卡所处的时代的面貌,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对如今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从宗教的角度出发对这部小说进行分析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因此本课题将在这一方面做出进一步的贡献。卡夫卡通过《审判》天才性地预见了我们当前的生存状态:官僚似乎开始与它一开始存在所要服务的目的分开,而变成了自己的目的;人们始终处于焦虑当中,而许多焦虑并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研究卡夫卡的《审判》对认清我们如今所处的世界,以及寻找一条与书中主人公K不同的结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就本课题的研究而论,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审判》中宗教因素的研究。首先是《审判》与旧约在内容上的许多相似,如李忠敏(2012)把《审判》中那高高在上,却又玄之又玄的法庭看作是另一种巴别塔,在小说中扮演着权威偶像的角色,因此要求人们对它无条件的服从,这解释了为何所有人都对这个法庭做出的裁决的正确性不表示任何怀疑,而主人公K也是这一权力体系中的一员,受它控制;而在另一方面,张慧真(2017)把K与旧约中的另一位人物约伯进行对比,揭示了两人在命运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两人都面临突如其来的灾难,并经历了遭误解、辩解、无人相信和孤立反抗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K并不知道自己所犯何罪而接受审判,并在最后被处死;而约伯最终获悉了自己遭遇苦难的原因,并受到了上帝的祝福;王晶(2007)也把小说中的审判过程看作是人与上帝关系的疏离,是人获罪、识罪和服罪的过程。类似的研究成果还有蒋志纯(2007)、唐妙琴(2015)等等。但是仅仅是列举出《审判》和圣经的相似之处,仍然不能充分解释K所遭遇的审判以及最后的被处死的结局,因为尽管相似,但小说中的世界并不是旧约中的世界;此外,从圣经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小说的情节无疑是有益的,但是这并不表示,这场审判就是人与上帝之间关系疏离的结果,虽然这个结论所指的方向是对的。

第二,对《审判》中“法”和“权”的研究。谢莹莹(2003)从权力的内化的角度出发,提出小说中的审判实际上是一个压制性权力的隐喻,它代表无处不在的权力:监视,监察等等;李维娜(2013)也强调了在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法律的异化、司法结构的神秘性、法律适用的任意性以及整个制度的腐化性,而这些最终导致了人的异化;廖奕(2015)结合卡夫卡的生平从他法律生活在作品中的反映的角度出发,最终得出《审判》实际上与司法制度、诉讼程序、法律技术无关,而与生命的自我反思、归罪和救赎有关的结论。显然,必须把上述研究的结论结合起来,才能对《审判》中“法”和“权”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因为卡夫卡不惜笔墨所描述的一整套诉讼体系是不能不引起分析者的重视的,它与最后K的遭遇有着割舍不开的联系;K的自我反思和救赎也是建立在这一审判的基础之上。

国外的研究相比较于国内要更细致一些。Winfried Kudszus(1964, 1970)从叙述距离和叙述视角的角度出发,阐明在《审判》中叙述者时而拉开自己与主人公K的距离,并将自己放置于其他人物之中,以此在不脱离K的意识世界的前提下形成一个综观,多方面地展现K的处境,并产生极大的张力;Ingeborg Henel(1963)在卡夫卡写作的寓言和象征属性的层面上也提出了相似的结论,说明《审判》的结构的碎片化与内容上的无可调节的冲突是一致的;Stuart Lasine(2016)则重点分析了K与旧约中约伯之间形象的关系;而Andrew Low(2010)则从道德法的层面出发,想要证明《审判》中的“法”所代表的道德既不是不存在的,又不是可接近的。除此以外的成果还有Bruce Kinsey Ward(2004)等等。


上一篇:处于代际冲突和旧式教育下人的困境与出路_德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从目的论角度看杨绛《我们仨》德译本中的翻译策略_德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