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奥拉西奥·基罗加《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中的死亡审美_西班牙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3-04-30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拉美短篇小说巨匠奥拉西奥•基罗加(Horacio Quiroga)的个人经历和创作内容都与“死亡”这一主题紧密联系。本论文将以作者出版于1917年的短篇小说集《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作者的死亡际遇、创作主题及其审美价值与现实意义进行探讨与研究。

奥拉西奥•基罗加(1878-1937),现代拉丁美洲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之一,被誉为“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父”,同博尔赫斯、鲁尔福和科塔萨尔一起被视为拉美短篇小说四大金刚。作为乌拉圭的文坛领袖,他著有多部短篇小说集,而“死亡”是其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主题。而这一倾向的直接根源是作家的一生都伴随着死亡:两岁半时,父亲猎枪走火暴毙;十六岁,继父自刎而亡;二十岁两个兄弟的相继离去;二十四岁,手枪走火打死朋友;此后基罗加迎来第一次婚姻,但婚后不几年,妻子饮鸩而亡,两个孩子相继自杀;作家往生之后的第三年,女儿自杀身亡。

在《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中,基罗加用冷静的笔调讲述爱情、刻画疯狂、描绘死亡,与此同时,揭露人的脆弱、社会的诸多弊病以及大自然的冷酷无情。在他笔下,死亡在拉美这块大地上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寻常事件,而死亡原因更是千奇百怪、令人匪夷所思。比如,在第一篇《羽毛枕头》中,主人公刚与丈夫新婚不久,却日渐消瘦,病恹恹乃至卧床不起,最终莫名其妙地死去,家人抖动她所用的羽毛枕头,却发现“在枕头里边的羽毛中”,有“一只黏糊糊的球状活物”,原来是这种吸血的寄生虫置人于死命的。又如《儿子》中所写的那个 13 岁的“儿子”,拿着猎枪去丛林打猎,他的父亲只远远地听到几声枪响,却再也找不见自己的儿子……种种死亡事件越是写的不痛不痒,越是让人感到心有余悸。而这就是拉丁美洲这片土地上的神奇现实。

本课题以《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具体文本的解读,探究作者在该作品中刻画的形式多样且离奇怪诞的死亡,探讨作者偏爱死亡这一主题的原因,并分析其背后的审美价值与现实意义。

(2)研究意义: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是奥拉西奥•基罗加创作生涯处于高峰时期的作品集,更是围绕死亡主题的一部作品集。死亡是命定的,每个人都无法回避。活着的人的状态实质上仅仅是未亡,我们必须首先正视死亡,避免谈虎色变的消极态度。而文学创作作为作家基罗加毕其一生用来对抗死亡的武器,通过对其作品的研究,我们或许可以透过他的视角去更好地看待死亡、看待自然、看待人性的弱点。

本课题研究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走进作者——了解作家的生平和著作以及他人对他的评价。作者对死亡主题的偏爱与其自身经历密不可分,因而首先需要对作者生平进行详细的了解。另外,结合当时以及后世对他的评价,形成对作者更为立体、全面的认识。

第二部分,这是论文的主题部分。以《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为底本,通过对文本的具体对照研究,探究其形成死亡主题风格的原因,分析小说中的死亡形式、死亡意象,分析其美学价值及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死亡本身不是真正的目的,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向我们揭示生存的真谛。换句话说,关注死,是为了更好地生。因为唯有身陷危机之中,才会迫使我们真正地思考生与死这一永恒课题。这恰恰是死亡的艺术价值。而当我们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敢于直面死亡,这便为我们人类本身增添了一种崇高的精神之美。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死亡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推动着人类精神文明进程。


上一篇:电影符号学视角下《暴裂无声》与《谜一样的双眼》对比_西班牙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