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饮食文化的比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2-05-30

研究意义:

自古以来,中国和日本就是海天相望,一衣带水的近邻。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两国人民的文化交往连绵不断,源远流长。而中日饮食文化的交流,就是两国文化友好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研究饮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饮食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延绵不断地持续了上千年,到现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笔者认为对中日饮食文化的研究存在着几点重要的意义。首先,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日本饮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日本饮食文化吸收中国饮食文化的精华,反过来成为受中国人民喜爱的美味。这个过程历经各朝各代,涉及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因此研究饮食文化有利于进一步研究与饮食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内容,以及更清晰地认识饮食文化的发展史。其次,饮食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认识和相互交流,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缩影,作为连接两国人民与文化的桥梁,其意义不言而喻。因此饮食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它不仅可以能够了解和认识两国的人民的风土、风俗,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日本料理,享用日本美食,同时也让更多的日本人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综上所述,中日饮食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与悠久的中日两国饮食文化历史相比,学界对饮食文化的研究则起步得比较晚。对饮食文化的研究热潮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走过了三十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饮食文化理论体系。

1、中国有关饮食文化的研究

在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方面,较为杰出的代表当属赵荣光教授。他在他的著作《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一书中,将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特点等系统地作了介绍,并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作了归纳和阐述。

首先,他定义了“饮食文化”的含义。他指出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物的生产和饮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第二,他提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即四大原则和五大特性。四大原则指的是:食医合一,饮食养生,本味主张和孔孟食道。五大特性指的是: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进食选择的丰富性,肴馔制作的灵活性,区域风格的历史传承性以及各区域间文化的通融性。

第三,他指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层次性,认为饮食文化是阶级统治的产物。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分为果腹层,小康层,富家层,贵族层和宫廷层五个层次。

2、关于日本饮食文化的研究

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历程相比,日本饮食文化研究的起步稍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已经掀起了研究的热潮。其中较为著名的学者有田中静一,石毛直道,绦田统等。其中较为杰出的当属石毛直道教授。他研究日本饮食文化40余年,撰写了大量关于日本饮食文化的著作和学术论文,比如《饮食文化论》、《食前·食后》以及《食桌的文明志》等等,并且提出饮食由果腹为目的的阶段逐渐向快乐阶段的过渡,是日本餐桌不断演变的事实。

国内致力于对日本饮食文化研究的学者为数并不多。其中最为系统地介绍日本饮食文化的有《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一书。作者徐静波主要介绍了日本饮食文化的三个方面:

第一,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他将日本饮食文化概括为三大特点:对食物原初滋味和其季节性意味的纤细感受,对食物形与色的高度讲究和对食物器具和饮食环境的执着追求。

第二,他将日本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总结为4个时期:大陆色彩浓郁的奈良和平安时期,日本料理早期展开于镰仓和室町时期,和食的完成期江户时期,以及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明治维新以后的时期。

第三,作者同时介绍了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日本酒文化和日本茶文化。

三、待解决问题以及研究途径

目前对于中国和日本饮食文化的研究虽已较为系统和全面,但对于饮食文化的研究毕竟只走过了三十多年,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笔者认为现有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对于两国饮食文化对比的研究较少。大多数著作和文章都单独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日本饮食文化,但是并没有把两者放到一起来对比,寻找异同点。其次,在寻找两国饮食文化异同点的时候,思考角度较为狭隘。在比较中日饮食文化的文献中,大多通过比较两国食材,烹调法,吃法的不同来体现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

根据现有研究的不足,笔者将通过结合一些单独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和单独介绍日本饮食文化的著作,把其中的异同点放到一起进行对比,从而来比较中日饮食文化。此外,除了通过上面提到的食材,烹饪法等通常的研究角度,笔者将着重从饮食礼仪的角度着手介绍,以期待全方位地对两国饮食文化作一比较研究。


上一篇:关于中日新年的比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中国茶文化在日本的发展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