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小说在中国的传播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2-06-17

一、研究现状:

推理小说是以犯罪案件和破案过程为题材的小说,日本是推理小说创作最繁荣的国度之一。自战前的江户川乱步和横沟正史开始,经过战后的松本清张、森村诚一,80年代的赤川次郎,以及21世纪的东野圭吾,日本涌现了大批卓有成就的推理小说家。他们创作的许多优秀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深受读者喜爱,还常常被译介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因此,笔者尝试在本文中对日本推理小说在我国的译介高潮,尤其是第三次译介高潮(即从21世纪初至今)作个系统梳理,并就其产生原因、特征和影响展开探究。

《推理文化在中国的两次翻译热潮和影响》、《从两个17年看中国翻译文学的发展变化》、《多元系统论视角下侦探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创作》、《侦探文学在中国的两次翻译热潮及其影响》以及《清末における日本近代文学作品の翻訳と紹介》等文献资料都在盛赞日本推理小说繁荣的基础上介绍了日本推理小说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深入分析了导致译介热潮形成的一系列原因,归纳了每次译介热潮的特征及影响。但美中不足的是,以上文献对于第三次日本推理小说译介热潮产生的原因、特征、影响等方面的介绍和研究涉及较少。第三次译介热潮与前两次虽然有部分的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相当的差异。因此,笔者认为对第三次译介热潮可以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本论文将从这次译介热潮的原因、特征、影响等方面着手进行一定的研究、比较和探讨。

二、代表性观点:

肖燕在《从两个17年看中国翻译文学的发展变化》中认为,我国存在两个翻译热潮,分别是建国后17年与改革开放后17年;且翻译作品具有两大变化特征,一是翻译的目的不再强调捍卫、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而是社会效益第一,培养审美情趣;二是翻译作品的解读,从过去的政治性的单一解读发展为现在的文学性的多元解读。

朱海芳在《近现代侦探小说译介两次高潮与中断缘由的探析》中指出,推理小说在我国有两个译介热潮,分别为明末清初与改革开放后;两次中断分别在五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她结合勒费菲尔的操纵理论,从意识形态视角对近现代推理小说译介在我国出现的两次高潮和两次中断的不同缘由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翻译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氛围中进行的,翻译活动的繁荣与式微无不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或操纵。

于洪笙在中国侦探推理小说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称有四次译介高潮,分别为20世纪前3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时期、1996年到2011年15年的繁荣时期;并介绍了各个时期杰出的推理小说创作者与翻译者,以及相应的作品。

三、研究的必要性:

文学翻译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语言文字层面上的转换只是文学翻译的外在行为方式,其本质与文学创造一样,都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相对于原作而言,文学翻译是依据原作的一种审美再创造。译者根据原作者所创造的作品结构、人物形象、艺术风格等等,通过自己的解读和感悟,借助自己的语言文字修养和文学再创造能力,把原作所创造的一切重新在译入语文化语境里表达出来。对大多数不能或者未能直接接触日本推理小说原作的中国读者来说,日本推理小说实际上只是存在于翻译文学之中的一个虚幻的概念,而翻译文学才是他们切切实实接触到的文学实体,它向他们传递了日本推理小说的信息,让他们认识了日本推理小说。由此,翻译文学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为中国文学的花苑增添了一抹洋溢着岛国情调的色彩,从而使中国文学变得更加多姿多彩,魅力无限。所以,介绍日本推理小说,分析其翻译热潮的特征、原因及影响是极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近年来相关报道和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推理小说历经了多年的发展,虽然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对优秀翻译作品的借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推理小说流派,尚未出现过对文坛具有冲击力的扛鼎之作,缺失对语言的认识等,这些无不影响了推理小说对社会的担当价值。所以从这一层面看,也很有必要讨论并分析日本推理小说的特征、影响等,思考其对我国推理小说的借鉴意义。


上一篇:日本教育挂图研究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