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夏目漱石《心》中的“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3-07-12

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作为“国民作家”的夏目漱石每一部小说的连载都受到广泛关注,日本学界对夏目漱石文学的研究,可以说从他踏入文坛一直持续至今。尤其是后期三部曲之一的《心》,可以说是夏目漱石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因此国内外对《心》的研究也相当丰富。

在日本,自从《心》问世以来,日本学界对此作品的研究一直延续至今。而在最近的研究中,有从人文文化现象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的,如浅田孝纪发表的《「言語文化」への認識を深める : 漱石「こころ」の授業における言語活動」を通して》(2011);有对小说中的人物多次揣摩研究的,如山内春光在《Kはなぜ死んだのか : 漱石『こころ』再論》(2004)这篇论文中分析了K的死因,而中广全延在《Kはなぜ自殺したのか? : 夏目漱石の小説『こころ』に関する精神医学的解釈の試み》(2010)中从精神医学的角度重新阐释了K自杀的原因;也有从小说或者作者所关联的理论思想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的,如上野正二发表的《夏目漱石『こころ』における<虚無思想> の問題点》(2008)等;还有把《心》和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的,如毛利郁子发表的《夏目漱石『こころ』とポール・ブールジェ『弟子』を比較して : 唯物論的決定論との対比の視点で》(2015);也有从小说内容出发,对表现技术及关系构造等进行多角度分析的,如新见公康在《夏目漱石『心<こころ>』関係の生成》(2004)中以“AとB”的形式进行小说中的关系探讨、松田阳正在《表現技術研究》上发表的《漱石『こころ』の魅力》(2013),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其表现技术等等。

在国内的先行研究中,以小说中的人物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的有很多,如孙萍在《辽宁工业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从主人公“先生”的死因为剖析点出发的《夏目漱石小说<心>的主人公自杀悲剧探源》(2016),论文中表示可以透过探究其自杀的深层原因,可以了解到当时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了解到日本社会变革之际的各种矛盾,进而透视出夏目漱石的内心世界;而骆永刚以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为中心发表的《论夏目漱石<心>中“静”的人物形象》(2015)中,认为“静”的人物形象符合夏目漱石心中理想型女性的标准,这反映了夏目漱石“认同自然的女性”和“注重女性的觉醒”的女性观;还有李德平和廖志翔以“私”这一人物为切入点,联合发表的《“私”在夏目漱石小说中的关系及意义》(2017);还有徐竞在其发表的《浅析夏目漱石<心>中人物形象的对立》中,以小说中"私"的叔父、"私"的父亲和"先生"、"K"这几组两种对立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说的解读分析来探究《心》中人物形象的对立,加深对其"明治精神"实质的理解。其次,还有从道德思想角度进行研究的,如赤羽学和刘立善联合发表的《夏目漱石的<心>与个人主义精神》(2005)、曹志明发表的《夏目漱石的“明治精神”——再论夏目漱石<心>中“先生”之死》等等。还有从小说的结构关系来解析小说的,如冯运起2018年刚发表的《夏目漱石小说<心>的结构关系研究》中,指出更好地理解漱石在《心》中巧妙的写作构思,需要理顺小说中主要的结构关系,从文学逻辑上读懂《心》,读懂夏目漱石。

以上国内外的先行研究中可以发现,不同研究视角出发的相关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有从小说构成到文本分析来解析作者夏目漱石本人意图、还有研究“明治精神”、“自我本位”、“则天去私”以及近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百态,以及从历史、文化、道德思想、伦理观等不同的角度研究等等。但是以小说题目“心”为切入点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心》可以说是一部心理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推理小说。而从这种意义来说《心》达到了作者预期的设想。《心》是一部解读人心的作品,用细腻的手法剖析人们的内心世界,所以本选题研究其“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小说中的先生,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对不同的人物的心境都是不同的,但是每个人、每颗“心”都有自己的理解,换做我们是先生,最后会不会选择自杀也是因人而异的。在解读原著“心”的时候,也是某种程度可以从解读的结果,读出自己的‘“心”。那么生活在这么一个被不同的心所包围的现实社会中,我们又该秉持怎样的“心”去生存?希望通过对夏目漱石《心》中“心”的分析,能给读者一些警戒作用——即使人世间没有那么美好也要问心无愧,只有经历痛苦才能使内心平静,寻到自己的快乐;同时也希望本文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夏目漱石的作品,为今后的《心》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全新的研究视角。


上一篇:电影《日本沉没》中日本人的危机意识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