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室与中国茶馆的比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2-08-08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并且位于三大饮料之首。茶起源于中国,据史书记载源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可见茶文化在中国的源远流长。因为茶不仅仅作为一种饮品存在于中国人的生活中,它还吸收了儒教、道教以及佛教等的思想,形成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茶道文化。纵观茶道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于唐宋年间达到顶峰时期,而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中日两国交流最为频繁的时候。遣唐使和遣唐留学生的派遣,为茶从中国传入日本构筑了一道坚固的桥梁。茶传入日本后,得到了完好的继承,同时也因为风土人情的差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至此,中日两国均以茶文化大国的身份并行存在于东方,并吸引了世界各地好茶之人的慕名前来。

中日两国的茶道文化一脉相承。首先,茶是中日两国人民生活中最常见的饮品;其次,茶在两国均经过历史的淘洗,吸收了各自文化中的精髓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茶道文化;再次,中日两国均从茶道中感悟禅境,崇尚“茶禅同一味”的思想。但也因为各自国情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也是中日不同茶道文化的魅力所在。

提起茶道,不能不提到茶具,而提起了茶具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茶室。日本称之为“茶室”另有别称“数寄屋”、“草庵”,而中国似乎更愿意称之为“茶馆”、“茶楼”。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就有一部同名剧本描绘了从清末到战争胜利这一时期内,以小小的裕泰茶馆为背景上演的一幕幕悲观离合的人间故事。一“室”字与一“馆”字的不同,似乎能让人隐约感受到蕴藏其文化中的差别之处。因此笔者想就两国人民饮茶、品茶的场所——茶室为切入点,来研究两国茶道的相似与不同之处。茶道作为两国重要的文化之一,早在笔者之前国内对于日本茶室以及中国茶馆已有过很多的先行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者的历史。中国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饮茶的记录。两晋时期已有了早期茶馆的出现。当时主要是一种投钱取茶的形式,更类似于茶摊、茶坊。后来到了唐代开元年间,出现了供饮茶者们休息的固定场所,这就是早期茶室的雏形。在日本方面,日本最早的饮茶记录是在公元815空海的《空海奉献表》里。从中国留学归来的空海,将所学之术呈献给嵯峨天皇时,在附表里写下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情况:“观练余暇,时学印度之文,茶汤坐来,乍阅振旦之书。”从这里可以看出,空海在钻研学问之余已有饮茶的习惯。由此可知,在空海等人活跃的时代,也就是8世纪末、9世纪初期间,茶已经从中国传到了日本。而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叶才由村田珠光、千利休等人完成的。千利休堪称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也是他创作出了极具日本特色的茶室,后来堪称茶室建筑的典范,甚至发展成为一门建筑学问,即之前提到的数寄屋。

第二,两者的分类与作用。中国茶馆自出现以来演变到现在,式样繁多,功能也随之多种多样。从各个茶馆的名字大致可以推算出其主要作用。如偏安都市一隅,以在都市生活中繁忙的人群为主要顾客的都市茶馆;又如坐落在景区供游人们赏玩景色的景区茶馆;再如设立在居民社区成为人们休闲放松好去处的社区茶馆;还有各种传统文化茶馆、艺能文化茶馆、复合文化茶馆,更出现了融合了日式与欧式风格的和式茶馆、欧式茶馆等等,各种主题不一的茶馆令人眼花缭乱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尽管如此反复,但归结起来中国茶馆的功能主要为专门饮茶、休闲娱乐、买卖交易、问询议事等。相较于中国茶馆,日本茶室的作用似乎更为纯粹和单一。饮茶、聊天、悟禅。相较于内容,日本更注重茶室的构造。在书院造流行的时候,日本兴起了茶道,茶室便随之兴盛。并且将日本的建筑精髓——清雅天趣,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研究茶室建造的书多于研究在茶室内活动的书的原因。

第三,两者的社会意义。中国茶馆在近几年受到了重视,呈现出发展的新态势,如之前提到的各种主题茶馆纷纷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雅的现状,如茶馆人员不懂茶、顾客光顾茶馆并不是为了放松精神等情况,但是总体上来说,中国毕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只要多加探索定会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发挥出来。在日本,茶室是和神社、庙宇一般的圣殿。它透过抽象化的建筑和装饰符号,表达了超凡脱俗的佛教禅宗。可以说在日本,茶室起到了无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是思想透气的重要地方之一。

关于日本茶室与中国茶馆的研究颇为丰富,但是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的论著并不多见。笔者想通过研究这两种不同的饮茶场所来解读隐藏在其背后的日本与中国茶道文化以及所体现出的两国民族性的异同点。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本课题的重点任务是通过总结文献资料、前人的先行研究,对比中日茶室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性。从茶室的角度,为中日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首先,查找资料。结合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和目标,总结中国茶馆与日本茶室的各自发展历史及分类。中国茶馆最早的雏形是茶摊,最早的茶摊出现于晋代,据《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也就是说,当时已有人将茶水作为商品到集市进行买卖了。不过这还属于流动摊贩,不能称为“茶馆”。此时茶摊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为人解渴而已。之后经过唐代的发展至宋代达到兴盛。而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室萌芽于15世纪中叶的室町时代,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桃山时代发展到了顶峰;尤其是室町末期,日本出现了一位茶道大师千利休,他创立了草庵风茶法,一时风靡天下,将茶道的发展推上顶峰,由此产生的茶室类型———草庵茶室也受到极高的推崇。而在分类上中国茶馆较日本茶室则更为丰富。

其次,介绍两国茶室的建筑风格及内部构造和在两国茶室内部的活动、气氛。此部分将作为整篇论文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由于中国茶馆的种类繁多,建筑样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江南茶馆依山傍水;岭南茶馆顺岭而建;中原茶馆开阔大气;川南茶馆悠闲舒适……风俗民情的不同除了导致各地茶馆建筑风格的不同外,还影响了各自茶室内部活动的差异,并且不同主题茶馆的内容更加为响应主题而丰富多彩。日本茶室自千利休以来逐渐成为一种建筑风格,众多的建筑学家无不在渴望遵循千利休传统的基础上将日本茶室建造的更为舒适和贴近自然。日本内部的茶室活动也主要以饮茶参禅为主,“茶禅同一味”是也。


上一篇:浅谈保护儿童权利的社会政策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