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街日记》中浅野铃的人物形象分析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3-02-20

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众多日本大师级人物的相继离世,新一代青年导演通过电视、广告、电影节等电影周边产业为平台间接进入电影行业。这些青年导演在继承了日本电影的一些传统特色外,也更加注重个人化,是枝裕和就是其中一位。虽然在此之前已拍摄过众多影片,但于2016年上映的《海街日记》再一次为其获赞,获得多项奖项提名并斩获大奖。本次对《海街日记》中“浅野铃”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不仅能对导演是枝裕和的风格特点进行进一步体会,亦能从影片中某些具体情节品味中日文化的差异。

目前关于电影《海街日记》,国内外虽有一些研究,但仍不能找到一些系统研究和书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导演是枝裕和的研究颇多,其中不乏一些散见的专业性较强的学者对其一两部作品做了细致的研究,但大多还是围绕是枝裕和导演的镜头风格及特点以及其电影反应的人性角度进行了分析。

《日本电影》(吴咏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4月版)一书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对日本电影从初具模型到逐渐发展及繁盛时期做了细致的介绍,关于是枝裕和的介绍则在第七章“独立制片的全盛时代”中有所体现,着重分析了是枝裕和导演的一系列家庭伦理片,并对其影片中表达出来的东方式家庭伦理观对新时期日本电影中起到的起承转折的作用做了重点描述。

在日本著名影评人四方田犬彦所著的《创作激情—一九八零年以后的日本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书中,虽未将是枝裕和收录于五大类中,仅在“本书未专论”一节中进行了简单介绍,虽然此书出版时,是枝裕和仅有处女作《幻之光》一部影片上映,但作者对其影片中展现的个人分格却大加赞赏。

除以上两本书外,国外亦有一些学者围绕其作品对其进行了一些学术性研究。其中包括,在《现实之诗: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美]拉斯·马丁·索伦森,译自美国《电影批评》2011年第35卷第2-3期)中,作者将是枝裕和拍摄的《幻之光》、《下一站天国》、《无人知晓》三部电影与其之前拍摄的电视纪录片的三部作品《另一种教育》、《但是......在这个扔弃福祉的时代》、《当记忆失去了》进行比较研究,从时间和人类的角度,研究了是枝裕和是如何将在纪录片中运用到的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炮制到虚构题材的电影执导;在《是枝裕和;站在十字路口的导演》([美]小阿瑟·诺莱迪,译自美国《电影批评》2011年第35卷第2-3期)中,作者对是枝裕和从业以来的经历做了简单介绍,并总结了其他部分批评性文字中对他的介绍,对是枝裕和之于其他同辈导演的独特性给予了肯定;《是枝裕和访谈》([美]马克·席琳,译自美国《电影批评》2011年第35卷第2-3期)中,整理了记者对是枝裕和导演进行访谈的记录,访谈主要涉及对是枝裕和导演拍摄的个人风格的形成最具影响力的导演、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以及对当下日本电影行业的形势分析等。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虽然国内外学者关于是枝裕和的研究众多,但对于《海街日记》的分析却略少,尤其对电影中某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本选题的研究,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份空白。而且,本研究对以后有兴趣分析《海街日记》的学者提供借鉴及帮助,从而也对是有关枝裕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而且本研究的研究过程及结论也许会对分析中日电影处理细节方面的差异以及分析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提供一定的线索。

对影片主要情节整理概括,即以影片中出现的三场法事为主线,尤其突出以外祖母周年法事为转折点,浅野铃完全融入这一点。仔细推敲影片中出现的极具和风式的事物影像,如樱花、梅子酒等,并对比分析导演是枝裕和的其他作品及阅读国内外关于研究是枝裕和的学术论文,归纳出其标志性的突出家庭伦理观的拍摄手法及风格特点。就《海街日记》中的某些情节,例如影片中大姐“幸”与已婚男医生交往等,与中国同题材影片进行对比,分析中日文化在某些方面的不同。


上一篇:京极夏彦妖怪推理小说的特点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从《火花》看日本“漫才”笑点形式的变化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