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1-04-09

一、引言 

女性主义与性别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密切关注的课题。2018年,纪录片《日本之耻》的公映使日本的女性问题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针对女性地位的探讨亦成为了时下全球的热点话题之一。中国与日本同属东亚文化圈,两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对女性地位的认知都有较多相似之处。因此,若仅从中国人的视点出发看待日本女性地位的发展与流变,难免囿于固有观念、难脱窠臼。西方女性主义兴起较早、女性权益保障的发展相对完备,透过其视角来探讨日本女性地位问题,对拓展日本女性地位研究的视域具有一定意义。本课题以近世至近代为研究时域、以西方视野下的日本女性地位为考察对象,旨在追溯江户时代至二战结束前日本女性地位的发展与流变,并对西方人的日本女性地位认知进行再探讨。 

二、研究背景 

2018年,伊藤诗织状告日本新闻界领军人物山口敬之性侵一案在日本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公开自己姓名与长相诉讼性侵案件的女性,伊藤诗织的维权之路被英国BBC广播公司全程记录并制成纪录片——《日本之耻》。经由西方主流媒体的中介传播,这部纪录片所代表的日本女性呼声受到了全球性关注。 

BBC在《日本之耻》中进行了多方面记录,收集了海内外诸多不同群体对伊藤诗织事件的言论及所持立场。日本上智大学副教授出口真纪子谈到了日本女性对待性侵问题极其隐忍甚至避而不谈的原因:在男性长期物化女性的日本文化中,女性从小就被教育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具备忍耐的品质。从法国归国的女媒体人千岛美叶评论道:“日本最不幸的是几乎没有抵抗的文化,认为抵抗和大胆发声很酷这样的价值观几乎没有。对于遭遇性骚扰的女性,时常会有男性发出‘你并未拥有被男性骚扰的美貌’、‘女性自我意识过剩’的指责。我回到日本之后,才知道最好不要跟男性提及自己被性骚扰的话题,还是沉默比较好。”《读卖新闻》犯罪专栏的男记者杰克·阿德斯坦则表示:“在日本的文化背景下,女性警力相对薄弱,这也侧面导致了女性受害者得不到有效救助的局面。男性警员对受害者‘模拟现场’的要求会对其造成二次伤害,且或含有玩味的隐衷。” 

但哪怕出发点各不相同,这些群体对该事件的认知却有一个共通之处——日本女性地位发展中出现的流弊在当代已然问题化。而究其源流,日本女性地位自平安朝末期开始便现颓势,随着以武士为中心的封建政权的建立,儒家思想中男尊女卑的道德观念在镰仓室町时代初显,在17世纪之后的江户时代则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江户时代提倡“三从之道”,此时女性就如男性手中的工具,任由摆布。在江户后期,社会上出现了宣扬女性道德规范的文章训诫,如《女中庸》、《女大学》、《女论语》等,这些针对女性的训诂类书籍忽略女性作为单独个体存在的价值,倡导女性忍耐慎言、居内为男性操持家务。 

虽然在近现代的法律改革、社会改革、女性解放运动的影响下,日本女性地位较原来有了质的提升,但是历史传统中的部分弊病在现代仍存余污,这便间接促成了现代日本女性对性侵问题隐忍不谈、遭受侵害后难以得到有效救助的局面。 

反观西方,作为女性运动的兴起之地,其曲折向上的女性地位的发展史决定了西方人看待女性地位问题的独特视点。西方女性主义源于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在理性、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下,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西方女性运动萌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籍此,越来越多的西方女性开始在社会生产领域一展身手,她们在这些领域中受到的启发促使她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呼吁政治与经济权利、要求男女平等的女性逐渐增多。20世纪初,西方女性运动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和世界大战波及全球,这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亦为人们重建社会提供了重要契机。这一时期,西方的女性主义者开始建立女性自身的主体空间,并试图以极端的态度拒绝男性价值,从而全面消解男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体制与社会观念,在争取男女平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女性。然而,战后西方各国的女性地位虽然有所提高,女性在政治、经济和教育领域争取平等的努力亦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是父权文化和性别歧视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女性完全解放和男女真正平等的愿望与客观现实仍存有很大的差距。 

上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的女性主义者改变了以往声势浩大的斗争方式,转为更加注重理性思考。她们从关注经济平等、政治平等转向关注文化平等与文化认同,不仅关注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也关心女性内部的差异。然而,两性之间以及女性群体内部之间依然有很多无法根除的差异,因此西方的女性主义者对父权文化进行批判,力图建构一套强调关注差异的多元女性话语体系,逐渐淡化父权制对于女性主义的深度影响。 

总之,在百余年的斗争中,西方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逐渐拥有了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尊重与保护女性也成为了西方社会共识。因此,西方人看待女性地位问题的视角虽然也具有一定局限性与偏差性,但往往会包含较多的开明因素与进步因素。 

近世时期,日本封建社会的女性地位趋于固化且几近达到底谷。时至近代,东西文明碰撞、新旧制度交替,工业化带来的影响冲击着日本社会的诸多方面,日本女性地位恰逢千年未有之剧变。此外,由近世至近代的百余年间,愈来愈多的西方人向日本投去了探寻的目光,他们或以传教士的身份赴日,或作为外交官、军官、文化交流使者等一探大和民族之底细。这些西方人在访日途中或之后留下了数量可观的纪行文学,其中,对女性问题与女性地位的探求着墨较多。因此,本课题以近世至近代为研究时域,通过探究这一时段内西方人的游记来对西方视野下的日本女性地位进行考察,以期拓展看待日本女性地位的视点、厘清日本女性地位发展之沿革与流变,并探求现代日本女性地位发展所遇困境的历史源流。 

三、相关先行研究 

目前,学界透过西方视角来探寻日本女性地位发展的研究几乎空白。然而,不论中日、抑或西方,以自身视角来考察日本女性地位的文献相对较多。首先,就中国学界对日本女性地位的研究而言,部分学者认为日本女性地位自平安时代中后期开始便江河日下,直到近代其式微的局面才有所转变。在《论日本女性地位从古代到近世的变化》(2011)一文中,笔者杨雯雯描述了日本女性从古代到中世、近世的地位变化,并论述了其变化的原因。笔者认为,日本女性的地位自古代到近世发生了由高到低的变化,其地位低下的状态在江户时代表现尤甚。笔者将致使日本女性地位衰颓的因素分为内因与外因。其中,内因是日本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外因则是儒教的影响与冲击。 

也有学者认为,近现代日本女性地位逐渐提高,在二战后更是经历了迅速提升阶段。赵婧婧在《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考察》(2012)一文中,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近代至二战后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笔者发现,近代初期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不过近代中期之后,特别是在战后,日本女性的地位有了较大提高。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日本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与国际女性主义运动影响了日本女性的认知是为内因,战后生活方式的变化与日本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保护女性权益的措施是为外因。 

其次,就日本学界对日本女性地位的研究而言,有学者通过考察日本女性地位发展的历史沿革,发现现代日本女性地位进步受到了历史因素的掣肘。松本泰子在《日本女性の社会地位に関する歴史的研究》(2013)一文中表示:自武家取代公家成为日本的统治阶级开始,父权制便逐渐彻底取代了母权制,女性逐步沦为男性附庸,这种局面一直到明治维新后都未发生明显改变。二战后,现代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然而,同瑞典、美国等国家相比,现代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依然较低,这是悬着于日本社会学领域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也有学者认为法律是影响日本女性地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角田由紀子在《性と法律》(2014)中指出,1893年1月1日颁布的“旧民法”极大削弱了家长的地位与权力,对男女平权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意义;而1898年7月16日开始施行的《明治民法》则从法律上否认了女性权益,致使日本女性地位在此阶段一落千丈。 

最后,就西方学界对日本女性地位研究的文献而言,奥伊伦堡在其著作《第一回德意志遣日使节日本停留记》(1940)中指出,虽然男性在幕末明治之初的日本社会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但是女性的天然权利并未被完全剥夺。在《明治日本停留日记》(1989)中,笔者安培认为近世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高低与其社会等级息息相关,下层阶级的妇女不像上层阶级那般唯命是从,她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较高的地位。 

此外,本课题主要探究的游记可分为记叙型与说理型两种。弗罗伊斯的《日欧比较文化》与伊莎贝拉的《日本奥地纪行》分别是近世和近代记叙型游记的代表。弗罗伊斯是近世前后赴日的葡萄牙传教士,《日欧比较文化》是其在日传教时编纂的记叙型游记,其中对女性地位考察的内容主要源于日常见闻;《日本奥地纪行》则是英国女探险家伊莎贝拉于近代访日时撰写的记录,其中对于女性地位的考察主要源于作者的走访问询。而苏珊·B·韩利所著的《日本的日常生活》、布斯凯所著的《日本见闻记》是描绘近世日本女性地位的说理型游记,小泉八云撰写的《日本与日本人》则是近代的说理型游记。《日本的日常生活》是美国学者苏珊的扛鼎之作,其中记述了大量幕末时期笔者在日的见闻,该书对女性地位的描述兼具写实性与论理性,极富参考价值;西班牙画家布斯凯的《日本见闻记》则以独到的视角描绘了近世时期日本人的生活状态,其对女性地位的探讨以极富理性的推敲为人称道。至于近代,在著名爱尔兰裔作家小泉八云所著的《日本与日本人》中,其通过走访问询、阅读著述而对日本女性地位产生的认知兼具理性与感性。概以览之,上述游记种类齐全、内容翔实,覆盖了由近世初年至战后初期百余年间日本女性地位的发展沿革,且皆是西方观察者通过日常见闻、走访问询、著述阅读而得的,其中兼有足量的客观性事实与独到的逻辑性推理。因此,以此类游记作为本课题的考察对象不仅合理,且对课题结论的导出大有裨益。 

由上述先行研究可知,目前学界针对日本女性地位的考察主要集中在自视角下,且多数仅注重对日本女性地位历史源流的考察,却忽略了不同时代间日本女性地位发展的一脉相承性。因此,本课题将以近世至近代为研究时域,通过探究这一时段内西方人的游记来对西方视野下的日本女性地位进行考察,以期拓展看待日本女性地位的视点、厘清日本女性地位发展沿革中的相通之处,并探求现代日本女性地位发展所遇困境的历史源流。 

上一篇:从中日全国报纸上看到的“工匠精神”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