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外《青年》中的日记-小说主题再探索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19-12-06

1.选题背景说明  

鸥外长篇小说《青年》主人公小泉纯一远赴东京拜访自然主义文学巨擘大石路花,结识文学青年大村莊之助与文学评论家平田拊石,并在两人影响下领悟到与旧道德的决裂只是消极被动的求新,只有拥有独立的意志,才能成为真正积极求新的时代青年。同时,在与坂井令子的交往中纯一也意识到享乐的虚无,进一步加深了对于个人自由的理解。最后纯一循个人意志,立志成为描写传说的小说家。日俄战争之后,知识分子阶层苦于旧道德权威崩塌,难以找到新的精神寄托。鸥外长篇小说《青年》的主人公小泉纯一便是当时战后虚无主义的典型代表。

《青年》是鸥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最初于1910年3月-1911年8月期间在杂志《昴》上连载。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得益于政治关系缓和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本国内民主主义运动情绪高涨。在破旧立新的过渡阶段,鸥外针对个人与国家发展之关系,借青年小泉纯一的成长之路,提出利他个人主义的主张。

鸥外《青年》自连载之初就广受争议。评论家评价该作品为效仿漱石《三四郎》的技痒制作,以嘲讽其原创性不足。多数学者指出该小说在结构与主题表达上存在着巨大的破绽。该作品聚焦亲年小泉纯一在文学思想、情感爱欲上的经历,表现青年人逐渐完善自身,融入社会,找寻内在外在平衡的成长道路。评论家指责该小说从青年反思个人自由到领悟进入社会之间跨度较大,形成断层。尤其是该小说设置的日记部分的表达,更是广为评论家诟病,被称为“小说式散文表达”。

2.选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鸥外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鸥外反自然主义思想的研究,以及出道之作《舞姬》的分析批评,对于《青年》的研究屈指可数。除了利用笛卡尔情念论分析女性形象的廖育卿(2003)的研究成果之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刘立善(1997)发表的关于《青年》主题思想以及作者创作意图分析的研究。

刘立善(1997)通过总结《青年》中易卜生戏剧John Gabriel Borkman主旨,提炼文中人物平田拊石的演讲主题,介绍了易卜生的个人主义思想。鸥外《青年》因模仿漱石《三四郎》人物设置,情节设定而被视为“技痒”之作。同时,由于其创作结构上的缺陷——与大村莊之助、平田拊石相交达到的思想上的成长以及和坂井令子相遇达到的情欲理解上的升华两条线在作品中后部分(11章)难以与作者在主人公日记片段(11章)中表达的“利他个人主义”的立身处世理念相匹配,广受日本研究者(野村幸一郎,1993)诟病。因此,笔者认为,从文本出发分析该作品的实际主旨十分必要。

刘立善(1997)虽然结合了鸥外此前创作的中篇小说《性欲》(『ヰタ・セクスアリス』)以强调鸥外对于自然主义的批判,但是仅分析两部作品在作者创作意图上的相似性以及主题表达的交叉部分,不免有对于作者创作实际社会背景了解不充分之嫌。鸥外《青年》的创作,正值自由民权运动情绪高涨,明治政府政策与民众欲求对立渐渐凸显之时,1910年5月爆发的大逆事件更是暴露了这一矛盾。受此事件影响,鸥外在《青年》连载期间,发表『あそび』、『ファスチェス』、『沈黙の塔』、『食堂』等多部作品以示抗议(福沢榮司,1994)。若仅仅针对鸥外对于自然主义的批判分析鸥外创作背景,或是结合中国20年代初(与鸥外创作时期相近)鲁迅等知识分子的民主主张加以说明自由主义的传播,恐怕难以突显小说这一文学创作的特殊性,也脱离了日本的语境。

同时,若从“作家论”出发分析作者意图表达的主题思想,国内研究普遍忽视鸥外创作的延续性。刘立善(1997)虽然利用了鸥外同期作品中篇小说《性欲》(『ヰタ・セクスアリス』)作为比较对象,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说明《青年》在创作意图的实现——即对于自然主义文学的批判上较《性欲》有何突破之处或者不足之处。

在分析同一作者同期作品方面,蒲生芳郎(1971)的研究把主题的发展关系出发,分析《青年》在《性欲》理性分析性体验,破除谈性色变的“禁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个人拥有突破“禁忌”的外围,追求个人理想自由的主旨。

笔者从叙事学角度出发,重点关注了近年来日本关于言文一致时期近代小说形成的研究。鸥外作为日本近代小说创作的实践者,结合外文翻译,进行了大量的小说创作实验(长岛要一)。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传入日本,在坪内逍遥、山田路愛等作家的探索中,基于事实的第三人称叙事逐渐形成。日本对于鸥外作品的叙事学分析主要集中在《舞姬》和《高濑舟》两部作品上。安藤宏(2008)基于《舞姬》中第一人称回想模式隐藏作品内部叙事者的结构,认为《舞姬》重在表达明治维新后,国家概念的模糊,知识分子对于立身处世准则的焦虑,而非以往研究中对于“恋爱”与“立身报国”矛盾的阐述。对于《高濑舟》的讨论由来已久,基于鸥外的军医身份,以及鸥外见证长女茉莉濒死的创作启发,同时鸥外本人对于该作品涉及安乐死的题解,学界从伦理角度对安乐死合理性的讨论绵延不绝。

对于《青年》的研究,日本学界多集中于对于鸥外创作意图以及创作背景的分析上。明治42年起,鸥外创作步入新的阶段。与德意志三部曲的创作时期推崇的浪漫主义写作不同,该时期的鸥外针对自然主义无视客观社会发展,沉溺于虚无个人世界,而广泛发表批判文章。描写主人公理性分析性欲开蒙经历的小说《性欲》到自我意识觉醒的《青年》,鸥外的小说在积极引介德国启蒙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对于自然主义文学进行了深刻批判。

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利用布思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分析鸥外小说《青年》中日记的叙事主体与叙事距离,比较叙事者与人物、读者、隐含作者在价值、理智、道德、情感等方面的距离,以探究日记体文体的修辞效果,并对日记中表达的主题进行探究。利用叙述学理论分析鸥外成长小说《青年》,聚焦小说结构的不完整性,探索成长小说表达主题的可能性。

4.资料来源  

雑誌『国文学解釈と鑑賞』

Google Scholar

5.论文的结构安排

序言

第一章:“失败之作”《青年》研究综述

1.1情节松散——思想经历与情欲经历的双线结构

1.2主题不统一——个人解放与利他个人主义

1.3创作背景动荡——后大逆事件的产物

第二章:《青年》中的日记——叙事距离分析

2.1叙事主体与人物

2.2叙事主体与读者

2.3叙述者与隐含作者

第三章:《青年》主题再讨论

3.1青年的成长——日记中的个人解放

3.2个人成长的飞跃——从个人到国家

3.3青年的未来——时局的动荡与个人命运飘摇

总结

上一篇:20世紀60年代〜90年代日米自動車産業摩擦の一考察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