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视“人性”的现实主义美学角度看枝裕和电影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3-07-04

课题研究现状:

是枝裕和的新作电影《小偷家族》于2018年6月8日在日本上映,随后在暑期档于中国热映,在一票暑期大作中起初表现平平,却在上映后几日引起广泛热议,作为今年暑期档的一匹黑马杀出。随后,在日本、中国两国都掀起了一阵“是枝裕和”热潮,关于他的独特的纪录片式风格,更是关于那些看似平淡的情节下隐藏的人性之美。

是枝裕和原来是电视纪录片作者,因此他拍摄的电影往往有着奇妙的纪录片风格。他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独立电影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他的作品题材多具社会关怀,充满人文主义色彩。

在这股“是枝裕和”热潮之中,知日杂志组专门为其出版了一本是枝裕和特集,通过对于他本人以及各位名导演、演员的采访,使这位导演走进人们的眼中,而他的电影风格被称作日本电影的新美学。作为日本最重要的中生代独立导演之一,是枝裕和凭借虽然为数不多然而震撼人心的电影作品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然而,就笔者目前的研究看来,学界还鲜少对于其电影风格类型提出一个完整的定义。而国内对于日本现实主义美学电影的研究,还往往停留在小津安二郎一代。先行研究更着重关注现实主义美学电影对于日本民族性的体现,如沈义珍的专著《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中确定了日本现实主义电影的定义,作者纵览日本电影发展史,发现日本从19世纪开始的电影繁荣发展中,继承吸收了美国电影的纪实风格,并在两次世界大战战中逐渐发展出具有强烈日本民族性的一类电影。即使在题材手法的多种变化中,这些风格迥异、立意迥然的影片仍然保持着整体性,他们坚持着日本化的选择,即日本民族主义的绝对轴心地位。这就是日本现实主义电影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但因沈义贞此部书籍出版年较早,很少涉及到现代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部分。在较新发版的期刊克拉玛依学刊和电影文学期刊上,不同的作者对于新现实主义美学提出了新颖的观点,周星的《现实主义美学的魅力—论第四代电影导演的现实主义特质》补充完整了对于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定义。

而随着时代发展,笔者发现日本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着眼点更加从大到小,从民族到个人下移。对于人性的关注其内涵也大大扩展了。陈亚敏在《电影文学》中“《步履不停》中日本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提出是枝裕和的作品中体现的现实主义美学内涵,“电影艺术应该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能透析人性的善恶,是人民大众愿望的载体。”让人深思。根据先行研究,是枝裕和的电影的确是对于前代现实主义美学电影的继承和发展,但目前仍缺少对于是枝裕和电影较为系统的研究。

本文通过研究文献,观影,影片风格对比等方法,以枝裕和主要监督作品的拍摄风格、主旨内涵及人文关怀方面位突破口挖掘其潜藏在朴实简化的电影手法之下的美意识,并从现实主义美学的角度看是枝裕和是如何给日本电影界带来新变化。并且展望此类型电影的未来发展以及对于中国电影业的启示来进行分析。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实主义电影是一种与时代伴生,不断成长的电影类型。日本现实主义电影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其根本原因是它是最能反应日本国民性的电影。本篇论文不在于研究某一种社会风潮,单一美意识。而是旨在通过研究从前代到是枝裕和一代,现实主义电影久盛不衰并不断丰富内涵的根本原因和成功启示。而从其18年《小偷家族》于中国电影暑期档在一众商业片中脱颖而出的成功事例中笔者发现国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感官享受的商业电影,而转而探求电影的现实意味。此时,笔者通过先行研究发现日本现实主义电影不仅对日本本国的审美取向和社会价值观有正向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其影响将会延及中国影坛和中国年轻一代。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把之前研究虽多,但断代的现实主义发展史通过“人性”这条线串联起来,探明得以发展的原因,发展过程中的丰富内涵,得出对社会的反作用及对未来的启示。并且展望日本电影的未来发展以及给中国电影业一些启示。

上一篇:中日电视剧中广告的对比研究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川久保玲服装设计与日本美意识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