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庭叶藏”人物形象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1-07-30

1. 毕业论文题目的来源 

自拟。 

2. 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人间失格》是“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也是其自杀前的遗作。太宰治的研究者奥野健男氏评价:“即使太宰治的作品全部消失,《人间失格》也会被人们长期传颂,给人们以感动,可以说,这部作品是超越了文学的灵魂告白。”由此可见这篇作品给人心灵震撼之强。 

《人间失格》这部小说的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手记部分,分别讲述了主人公大庭叶藏短暂的一生中,不同阶段的种种遭遇。小说中的叶藏自小便能敏锐地洞察人类的内心,他眼中的“人”是虚伪的、功利的、兽性的,而他心中向往的人是善良、正直、纯真的。他害怕现实中的人类,却又一直努力地通过伪装真实的自己去融入周围环境。我认为整部小说,主要由两条并行的线贯穿起来,其中一条是大庭叶藏的自我“道化”及在“道化”失败后走向堕落,自我毁灭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大庭叶藏自身对此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同时具有着强烈的自我毁灭意识,最终完成了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死亡。另一条线,则是他对生存价值的肯定与追求,而这种价值的实现在乎死亡的先决条件下,是他通过毁灭自己生命的方式完成与功利、伪善、罪恶彻底决裂而实现他所追求的人的善良、正直、纯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大庭叶藏这个人物形象上具有两种特点,一为“向死”,这并不是单纯指人物肉体上的死亡,更指人物精神上的死亡,这种精神状态,指人物具有自我毁灭的自觉,并有着强烈的死亡意识。另一特点便是“知生”,这一概念依存于“向死”,“知生”不是单纯意味着对生存意义的认知,而在乎死亡意义的先决条件下,生发出对生存的价值肯定。 

“向死”和“知生”在大庭叶藏这个人物身上完成了高度的统一,而作为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其主角大庭叶藏的成长环境、人物性格、人生遭遇可以说与作者本人极为重合,甚至可以说大庭叶藏是作者本人的化身。因此,我希望通过分析大庭叶藏人物形象上“向死”和“知生”这两种特点,探究在“失去做人的资格”表面的自我批判之下,作者本人独特的生死观,并且我将从太宰治本人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日本传统文化等角度探讨太宰治这种生死观的形成成因,从而对太宰治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3. 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国内 

1. 关于太宰治的介绍性研究成果 

这类研究文章和著作主要是把太宰治作为日本无赖派的代表作家进行介绍,大多散见于文学史、思潮史中,内容是关于作家的生平、所处时代背景、创作经历、创作理念、代表作品等的介绍。国内学者编著的主要有谢六逸的《日本文学史》[1]、叶渭渠的《日本文学思潮史》[2]、王向远的《东方文学译介与研究史》[3]。期刊论文方面主要有李芒的《“无赖派文学”初探》[4],这是最早将“无赖派”作为文学流派介绍到国内的。叶渭渠的《略论无赖派的本质》[5]将无赖派兴起看作是日本战后的文学文化思潮。任江辉的论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文学思想[6]则详细阐述了太宰治创作的思想意识及其作品中所呈现的自杀意识和毁灭意识。 

2. 太宰治作品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研究太宰治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对作品蕴藏的死亡意识、原罪意识、批判态度等等有不同程度的揭示。主要有杨伟《太宰治思想发展试论》[7],焦欣波《太宰治战后小说的自杀意识》[8]等等。此类论文着重于对太宰治文学创作中所呈现的思想倾向,并对其思想倾向的产生进入深入剖析。 

3. 太宰治单篇作品分析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太宰治单一作品的多角度解读研究层出不穷,其大多围绕着太宰治文学中所呈现的“罪意识”、毁灭意识、虚无颓废的思想倾向展开论述,通过对单一作品里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度解析进而阐述太宰治文学的思想特征。主要有郑世凤《失去做人资格》的表面的必然性和内在的反抗精神[9]、蔡超的《人间失格》与太宰治的基督教思想[10]、成诗怡的太宰治《人间失格》的“罪意识”解读[11]、陈信汝的以《人间失格》为中心解读太宰治[12]等论文。 

1. 国外 

 在日本,自太宰治逝世以来,对其本人及其文学作品的研究已蔚为大观,虽不同的研究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但相关研究已经形成了系统而周祥的研究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太宰治的老师及其友人撰写的评论和纪念文,这个时期的研究着重于对其个人生活及作品风格进行批评,尚未体系化。 

第二阶段是自20世纪50年代起,这一阶段对太宰治及其作品的研究视角开始多元化。如吉村善夫《人间失格——太宰治论》[13]将太宰治文学与基督教联系到一起,肯定了太宰治文学颓废背后的精神力量和精神含义。而最早开始研究太宰治的评论家奥野健男在其研究著作《太宰治论》[14]中提出以上升感性与下降感性的方式论去探究太宰治的精神世界。此后,大量学者开始从太宰治本人的出身经历、时代背景、生死观念及罪意识等方面来剖析太宰治文学。较为著名的有太宰治恩师井伏鳟二的《太宰治》[15],山内详史的《太宰治:文学与死》[16]及渡部芳纪的《太宰治:心的王者》[17]等著作。 

第三阶段为9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对太宰治文学的研究超越了一般性的文学研究,而将其纳入文化研究、心理学研究等跨学科研究范畴之中。其中较为有名的有佐藤隆之的《太宰治的强大》[18]、斋藤利彦的《作家太宰治的诞生》[19]、安藤弘的《自我意识的昭和文学——“我作为一种现象”》等著作。此外,《示弱的太宰治》将太宰治研究置于当下日本青年的自杀问题,从文化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对太宰治文学进行了全新解读,使得相关研究进入了更为广阔的跨学科研究场域。[20] 


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1月 论文选题 

第二阶段:2月 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3月-4月 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5月 论文二稿 

第五阶段:6月 论文定稿 

第六阶段:7月 论文答辩 


上一篇:三岛由纪夫的生死观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