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对保质期及消费期限消费者意识的比较研究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0-10-23

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现代社会,有关食品安全性的社会问题时有发生。例如,随着媒体的迅速发展,食品的生产日期被随意更改事件,2015年中国的“僵尸肉”事件(指冰冻多年销往市场的冻肉)引发了巨大轰动及一系列的消极影响。诸如此类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带来巨大的威胁。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食品安全涉及人们最基本的权利的保障,而食品的保质期是鉴定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基于这一思考,本课题将着眼于针对食品包装和标签上的保质期标示的中日消费者行为意识的比较研究。比较中日两国对于食品保质期的标示的差异,从中得出日本食品保质期标示对于我国食品安全文化建设的启示。以食品保质期为中心进行消费者意识的调查研究,针对消费者对于不同食品保质期标示的概念是否清晰,最关注哪类食品的保质期,是否会购买促销中的即将过期的食品等问题,分析中日两国消费者意识的差异,文化差异及原因。


2.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食品包装袋上的保质期就是初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重要条件。以食品保质期为中心,中日两国消费者意识的差异为研究课题。 

首先本课题将说明日本的食品赏味期限和消费期限的概念和二者的区别,然后对中国的食品保质期的概念进行说明,明确中国的食品没有赏味期限,中国的食品保质期相当于日本的消费期限这一现象。

其次,找出中日两国有关食品保质期的法律规定和食品安全相关的监管制度进行罗列与简单说明。

然后结合中国消费者报社发布的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日本文部科学白书发布的赏味期限和消费期限的问卷调查研究报告,以及自己制作的一份调查问卷(200人作答)的数据进行消费者意识差异的比较研究。这其中分为五点。分别为在购买食品时是否特别注意保质期,哪些人最注重食品保质期,最关注什么食品的保质期,临期食品问题以及是否食用到期食品。从中分析中日两国的差异及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人们对市场信赖度下降的当今社会,更多的人会选择去超市购买食品。因此围绕超市这一点,展开中日两国人民选择去超市购买食品的理由分析与比较。

最后将说明保质期标示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调查显示,多数消费者都希望食品保质期能够明确到年月日而不是笼统的以几个月来标示。分析日本的食品保质期标示带给我们的启示。

总结的部分以食品安全为中心,呼吁大众媒体和消费者对食品保质期加强监视,购买到过期食品应严厉抵制。并提出中国是否应该引进赏味期限这一概念作为后续课题。

上一篇:关于日本女性主义的发展-以女性参政为中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