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求婚型故事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1-10-31

课题来源:

中日间类型近似的民间故事对比研究是一个有趣且值得研究的课题,异类婚姻谭即是广泛存在于中外的民间故事类型,中日异类婚姻故事间有共通之处,也有不同处。为对比此类民间故事拟定该课题。

研究价值:

“异类求婚”型故事作为一个以婚姻关系的建立过程为基本结构的故事类型,是广泛存在于中外的民间故事类型,而“难题求婚型”为其中一个典型,这种向求婚者出难题, 检验求婚者能力的文化现象, 在各国的民间流布很广,不仅大量见于民间文学、民俗资料, 也被人们口头传承。对中日两国的异类难题求婚故事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难题求婚的深层结构和其功能意义,进而从文化背景探究各自特性。

国内外研究现状:

张杨的《中日民间文学中异类婚恋故事比较》认为,中日异类婚恋故事有其相似点,都是动物、植物化身成人类,与西方人类人变身成动物不同,然而其结局中日异类婚恋故事必然可悲,西方异类婚恋故事必然可喜,因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各有不同。中国异类婚恋故事大多数是由男方先提出结婚的请求,而日本不同,一般是女子由于报恩等原因提出结婚的。

傅光宇在《“难题求婚”故事与“天女婚配型”洪水遗民神话》认为在结婚题材故事中有一种“难题求婚”故事。日本著名学者伊藤清司把它分为A、B两个类型。A型是姑娘或姑娘之父向求婚小伙出难题,B型是有权势者为了霸占别人的妻子或女儿而向该人或其父出难题。 

陈佩的《难题求婚”母题的比较研究》,从文学人类学角度出发,介绍“难题求婚”母题在东西方的相关资料。梳理清楚“难题求婚”母题背后的人类共同体的集体无意识和中西方“难题求婚”母题差异。根据斯蒂·汤普森的《世界民间故事的类型》和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的民间故事来分析,通过分析中西方“难题求婚”母题的差异(故事类型、故事焦点),得出中西方“难题求婚”母题的差异是由其婚姻观念不同造成的这一结论。中西方婚姻观念不同体现在三个方面:女性自主程度不同、对结婚的看法不同、家庭观念的不同。

安国梁的《聊斋志异的“难题求婚型”叙事模式》中,蒲松龄在 《聊斋志异》中广泛采用和改造民间故事中的叙事模式来构建自己的文学天地 ,认为“难题求婚型”是一种遍布世界各 国的古老的爱情故事模式。认为尽管这些故事就人物、难题动机、难题内容、难题数量等来说颇 不一致,但是就它的结构来说却是相同的。它包含着求婚者,被求婚者,破坏或阻难婚配者,帮助或支持婚配者即主体和客体, 对手和助手。

张北川的《《竹取物语》和《斑竹姑娘》中的“难题考验”》 中发现《竹取物语》和《斑竹姑娘》故事情节相似,都是前三位求婚者机关算尽,伪造好女主人公所需要的宝物,但最终都被识破是赝品而丢脸;后两位求婚者在两个故事中都是因为不能得到难题中所指定的宝物而求婚失败。

岛田绢子的《竹取物語における求婚難題譚の役割》中对辉夜姬求婚难题前后进行了对比,认为其中的求婚难题是通过五个贵公子的求婚将辉夜姬逐渐人性化,将其塑造成不仅是天神形象,更是拥有爱和烦恼的一个形象。

研究内容:

《竹取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前期传承下来的一部最古老的物语文学作品,《竹取物语》故事是有趣的“难题求婚”,即女主人公辉夜姬向求婚者出难题, 无独有偶,中国《牵牛织女》的故事中也有, 从求婚难题直到求婚人各自的作法和破绽乃至最后结局都有着惊人而微妙的相似。

本论文首先对“异类求婚”故事的定义及分类进行介绍;而难题求婚型故事在其中较为典型,“难题求婚”型故事作为一个以婚姻关系的建立过程为基本结构的故事类型,从传说的历史化角度看,必须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婚俗历史相联系。其次分别对中国的“难题求婚”故事《牵牛织女》和日本的“难题求婚”故事《竹取物语》进行分析,主要从婚姻双方的身份、求婚过程、结局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考察,“异类求婚”型故事的文化本质主要是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婚姻做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意义。“难题”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婚姻的内在价值,体现婚姻的文化、经济、社会属性。最后对中日此类的“异类求婚”故事进行差异对比,主要从出难题的主体及故事结局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上一篇:中日文学的唯美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