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法国自传体文学的演变_法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3-03-21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命题:

本课题以法国自传体文学为研究对象,基于四部法国文学史上不同时代的代表性作品(中世纪蒙田《随笔集》、18世纪卢梭《忏悔录》、19世纪波德莱尔,《我心赤裸》及20世纪纪德《如果种子不死》),分别对其创作背景、内容、文体、风格、对文学史和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异同点对比,并联系法国自传研究的奠基之作《自传契约》(勒热纳),梳理并总结法国自传体文学的演变过程。探究其各阶段发展的人文、社会、及历史意义。

(2)研究目的:

本课题选取了四部法国中世纪至二十世纪较有代表性的自传体裁文学作品,分别从其创作背景、内容、文体、对文学史和对社会的影响等层面进行分析和比较,梳理并总结法国自传体文学的演变过程。旨在丰富和发展法国自传文学研究理论,为日后的法国自传研究提供参考,并试图探究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的自传体文学是如何反映法国社会历史和人类自我审视的深度及广度的变化与发展的。

(3)研究意义:

纵观整部法国文学史,自传体文学、个人文学之始可追溯到中世纪思想家蒙田撰写的第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随笔集》,而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忏悔录》堪称自传体小说的典型范本,作为法国十九世纪最负盛名的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亦有收录了其日记和书信,集中反映其思想和艺术风格的散文集《我心赤裸》,及至二十世纪,法国当代作家纪德素来以其传记作品而闻名,著有自传《如果种子不死》。从研究法国自传体文学发展演变的角度考量,选取最能体现不同历史阶段特点的作品为研究范本具有重要意义;而上述四位作者的作品皆为同时代具有代表性,或者研究角度具有创新性的自传或个人文学,因而对它们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意义可从以下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

在理论层面,蒙田属于法国古典文学的范畴,自传体文学作为该范畴内一个特定的体裁,其研究在理论上是对古典文学研究的细化、丰富和进一步拓展。而隶属现当代文学范畴的卢梭与纪德,同理,在研究十八世纪至今的传记文学时,无论如何都不能避而不谈,其作为自我写作的典例性,使我们能够更好的解读自传这一文学体裁,区分自传与其邻近的其他文学形式,如回忆录、自传体小说、日记、随笔等。此外,本文特别选取了诗人波尔莱尔的散文集,正是因其身处文学批评家、诗人和散文家的交汇点上,对他的个人文学的研究具有创新性。

在实践层面上,本文探究法国自传文学的演变与发展,并选取典型范例,立足于二十世纪法国自传研究开拓者勒热纳的理论基础,可为日后的自传文学、纪实文学的理论研究、界定、划分,乃至写作实践提供借鉴意义和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总体框架:

本课题研究总体上可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建立历史性的关照,以梳理法考察自传文学在法国的形成与发展。首先,介绍自传体文学、纪实文学在当今法国的发展现状;其次,考察法国自传体文学的历史渊源,解读选取四部范例作品的原因。

第二,分析蒙田《随笔集》的自传性。首先,从其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写作风格、对文学史和对社会的影响等层面进行分析;其次,选取《随笔集》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例证分析,考察自传性的体现。

第三,分析波德莱尔《我心赤裸》的自传性。首先,从其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写作风格、对文学史和对社会的影响等层面进行分析;其次,选取《我心赤裸》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例证分析,考察自传性的体现。

第四,分析卢梭《忏悔录》的自传性。首先,从其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写作风格、对文学史和对社会的影响等层面进行分析;其次,选取《忏悔录》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例证分析,考察自传性的体现。

第五,分析纪德《如果种子不死》的自传性。首先,从其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写作风格、对文学史和对社会的影响等层面进行分析;其次,选取《如果种子不死》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例证分析,考察自传性的体现。

第六,在以上分析和考察的基础上,综合、系统地考察作品与时代间的关系,梳理法国自传体文学的发展与演变,结合“自传契约”概念加以总结。首先,综合地考察四部作品自传性和文史意义轻重的权衡关系;其次,浅谈现当代法国自传体文学研究现状,并以“自传契约”为例加以分析。最后进行系统地总结法国自传体文学的演变发展史。


上一篇:试论法国奢侈品品牌的文化内涵及其启示_法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探究诗歌翻译过程中意象美的丢失与补偿_法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