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诗歌翻译过程中意象美的丢失与补偿_法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3-03-21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命题

本科题以许渊冲法译古诗为例,探究在古诗西译过程中对意象的处理方法。

2,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直以来,关于诗歌可译不可译的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翻译诗歌对于文化的传承交流,丰富和完整却是一个不得不进行的实践。精美雅致的古诗以及其中蕴涵的丰富而细腻的意境,是中国形式美学的高峰,给人们带来无限美的感受。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字对等化程度相对较低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蕴含在各种意象之中的某种特定情感和朦胧的美,常常容易丢失,是诗歌翻译的一大难点。当代国内在古诗西译领域中贡献最大的非许渊冲先生莫属,但同时他也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以其独到的见解和巧妙的方式向西方诠释中国古典文化,并获得翻译最高奖项国际译联“北极光”杰出文学奖。本文将选取许渊冲法译诗歌,探究在诗歌翻译过程中他是如何对意象进行取舍,转换,使得译作存留原作的美感,并且还要使人知之,乐之,好之。了解探究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对古诗西译具有指导意义,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诗歌翻译的著作论文有很多。诗歌意象的翻译也是众多翻译家和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美国诗人和理论家埃滋拉•庞德在哈利特•门罗主编的《诗刊》上给意象定义:“意象是瞬时间内智力和情感的复合体”。他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诗词,在翻译过程中重视意象和细节再现,同时也存在创造性和背离原作的翻译。诗歌的意象是否可译?怎样译?翁显良认为,“绘画未必纤介不遗,贵在气韵生动;文学翻译要求意足神完”,“绘画的技法多种多样。同一人物,同一姿势,同一表情,一百个高明的画家可以创作一百幅维肖维妙的画像即使是同一画家,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技法画出不同的肖像。”(《意太由来画不成》翁显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许渊冲在译《红与黑》的〈译者前言〉中指出:“文学翻译不单是译词,还要译意;不但要译意,还要译味。只译词而没有译意,那只是‘形似’,如果译了意,那可以说是‘意似’,如果不但译出了言内之意,还译出了言外之味,那就是‘神似’”。许渊冲先后在专著《翻译的艺术》和《译诗英韵探胜》中提出了诗歌翻译标准的“三美”原则,即“音美、形美和意美”,和翻译策略的“三化”原则。

获得翻译界最高奖项的翻译泰斗许渊冲老先生,其翻译理论和翻译风格也成为近来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吕静:“通过研究发现,许渊冲文学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行审美补偿的过程,审美补偿思想和补偿策略贯穿于他翻译活动的始终”。( 许渊冲的翻译审美补偿研究  2012)。从取材来看,研究对象又以许英译作品居多,而对于其法译诗的研究相对较少。李婷婷在 “论译者主体性在许渊冲法译本唐诗中体现”一文中指出:“许渊冲在其翻译过程中,面对那些曾经外国读者可能不知道的文化意象,就会采用意译的方式来进行翻译”。


上一篇:试论法国自传体文学的演变_法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浅谈乔治•佩雷克与乌力波_法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