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的暧昧表现研究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2-05-25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语言作为承载和传递人们思想和感情的工具,与一定的社会存在和人类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语言往往由于该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等诸多因素得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特征。

任何一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这些特点除了表现在行动上之外,更多的表现在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上。日本民族具有内敛、含蓄、不爱张扬的个性特点。这些特点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大量地使用暧昧模糊的表达。

到目前为止,对日语的暧昧表达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日语暧昧表达的成因分析仅停留于表层。因此,本论文尝试从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入手,进一步探究日语暧昧性的成因问题。

日语中的模糊表达之多,使用频率之高是其他语言中不多见的。通过对暧昧表达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窥见日本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而通过对其成因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日本民族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性格与日本岛国的生存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在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中,虽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特殊因素。世界上各民族迥然有别的生存方式、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都与他们所生活的生存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存在环境决定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生存斗志。一个民族的生存状况,尤其是空间地理条件,决定了该民族的生存意识。黑格尔曾说:“助成民族精神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是‘精神’所从而表演的场地,……是一种主要的、而且必要的基础。……这地方的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同,这种生存环境打下的烙印,并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一种精神、一种意识一旦形成,在人们的头脑中很难抹去它的痕迹。著名的日本物理学家石田英一郎说过:“民族性一旦形成,它的变化就像核性格一样需要几万年的时间。”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短缺的东方孤悬岛国,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外频繁的商业往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都迫切需要对外不断的学习和交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化的宏观背景下,中国与日本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充分了解日本的民族性格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无论对于中日政治关系的友好发展,还是经济上的互惠互利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中国的研究现状:

吴小伟的《浅谈日本语言暧昧性的原因及其心理》论文,潘燕芬的《日语的暧昧性表达及其文化根源分析》论文等,介绍了日本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暧昧性的问题,将日语的暧昧表达方式粗略地分为省略表达、委婉拒绝、随声附和等方面,以具体

的句式结构为例,论证分析了日语暧昧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最后从日本民族性格的角度简要阐述了暧昧性产生的各类日本文化上的原因,但是对于这一暧昧的民族性格的成因未作进一步的探究,仅将研究停留在日本文化的层面上,缺乏一定的深入性。

日本的研究现状:

大野佳代子的《日本人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スタイルについての一考察》论文中,以二战后日本日常生活的极大改变所导致的当今日本“战无世代”传统意识的急剧变化为线索,阐述了日本人在人际交往方面越来越趋于形式化、表面化的现状,将日语的“本音”和“建前”分为“挨拶言葉”、“謙遜のストラテジー”、“「ソト」向けの言葉”三大块,以具体的句例分析了日语表达中的暧昧表现,并引出了日本独特的“和”文化与“间”文化。

松田克进的《日本語文化の曖昧さに関する一考察》论文,以“日语拥护论”、“日语赏替论”的观点引出日语表达中“意味公准”明确化意识的淡薄这一现象,对日本学界普遍将日语暧昧性归因于日本民族同质性这一论断提出质疑,认为日语的暧昧性源于日本学界对于“认识论的关心”过于淡薄,以及“近代翻译语”的“宝石箱效应”。

虽然日本学界对于日语中暧昧性的成因无论从理论的高度,还是经验的总结上都相当成熟,然而在日本地理环境对于暧昧性的促成方面尚存一定的研究空白。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外对于日语暧昧表达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这些研究绝大部分局限于日语暧昧表现方式的整理和罗列,对于日语暧昧性的成因也仅仅归结于日本民族性格这一表层原因上,对于“为什么会形成这类独特的民族性格”这一问题的探究尚不多见。为了填补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在本毕业论文写作中参考地理环境理论的相关研究,尝试从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入手,解释日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成因,从而进一步探究日语暧昧性的形成背景,得出地理因素在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一预期结论。


上一篇:浅谈日本员工的工作观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