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新年的传统习俗的对比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3-05-28

课题研究现状:

在诸多传统节日里,新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各国都有自己国家的节日庆祝方式,中国和日本也不例外。新年代表着新旧交替,万物复苏,因此备受重视。中日两国素来是一衣带水的关系,因此两国的文化也在交流中相互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随之传到了日本,日本过年的习俗来自于中古时期的中国,因此不仅仅是概念,而且活动、饮食以及装饰都有相似。而在传入日本之后与本国的风土文化融合继而发展,逐渐有了独特的性质,因此出现了与中国新年习俗既相似却又不同的局面。

纵观历史,今天的日本文化是东方传统文化的结晶,它充满着东方情调却又有着其独特的性质。是传统的日本文化和外来文化不断碰撞融合而形成的结果。欧美人看中日两种文化,大多认为是性质相同或者相似的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就作为记者去过日本以后又长期研究日本的罗伯特•C•克里斯托弗在他所著的《日本心魂》中指出:“儒家的价值观念仍然充塞在整个日本民族的思想之中。这里,如同其他许多事物一样,二十世纪后期的日本人在很大程度上仍为古老中国的传人。”而日本的著名历史学家内藤湖南也说过:“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卤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可见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关系之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母体,是日本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日本新年文化中的汉文化元素是不可磨灭的存在。

我国外语界部分学者受文化交流和发展潮流的影响,关于中日新年的文化方面的研究,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从搜集的资料看,有的文章仅从民俗意义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如2005年程蔷的《从日本年俗看中日民俗之异同》,文中提到过年是一个庞大的民俗事象群,中日两国的年俗虽有种种具体差异,但在表现人与神灵沟通的愿望、人对保佑他们的祖先和善神的感恩致谢、以及抗争驱赶恶神鬼怪的意志等方面,两国民俗的涵义和精神是大同小异的。2008年贾莉的《中日传统节日之比较》文章中从两国的传统节日民俗入手,分析比较其异同,从而探寻日本民俗之渊源。还有通过中日新年对比,研究文化交流的。例如 2010年俞纯在《年始年末的风景---小议中日两国的新年》中从中日的迎新习俗看文化的相互渗透及差异方面提到中日的新年习俗比如年夜饭,压岁钱以及祈福的装饰品都十分相似,却有各有特点。而在中国文化影响日本的时候,日本的一些迎新习俗也流传到了中国,例如福袋。由此可见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影响。2012年张榕在《中日新年习俗比较》一文中从新年时间到新年准备到新年饮食三个方面论述了两国的不同,指出风俗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必然会在各自民族及文化中改造,添加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有从具体新年的代表特色论述的,例如1995年马兴国在《中日两国年节习俗的变异---以春节与新年为例》一文中提到了“门神”,“爆竹”,“灶神”,“年神”,“门神”,“屠苏”等代表的部分论述了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2006年柯克雷独辟蹊径在《日本传统新年习俗中的汉文化渊源》中直接分析了现在日本新年习俗中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的关系,指出其起源,从而让我们通过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了解日本文化。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两国的新年现状以及习俗对比研究颇多,有很多学者从个别习俗中比如:红包,红白歌会,新年的神社参拜等方面都详细地分析了中国文化的影子,并且都已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中日的新年习俗既相似又不同的成因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大多数是直接叙述两者的异同,围绕两国的历史渊源研究也不深。因此,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空间需要研究和完善,所以本文在这一方面将进行分析和研究。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通过对中日新年中有特色的传统习俗的对比,使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中日两国新年习俗的异同。对产生中日新年习俗异同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两国的历史及传统文化。现如今国际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本文通过研究中日新年习俗异同的成因,有利于爱好日语的学习者更加了解日本的历史发展和民族文化,同时也唤醒了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了解两国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两国的交流和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感情。


上一篇:以中日童书的比较为中心分析素质教育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从榻榻米看日本文化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