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作品中的赛博格形象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1-08-26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攻壳机动队》是一部以近未来的日本为舞台的动画作品。那时的科技已经可以将人体的大部分改造成生化躯体。通过埋藏在大脑中的电子线路,人类意识可以进入数码网络之中。电子脑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的同时,人类也处在了脑部入侵的危险之下,因为脑神经是连接整个使用电子脑的人群的。最严重的脑部入侵犯罪就是骇客,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人的人格,包括过去的回忆和某个人的身体判断都将受到黑客的支配。为应对层出不穷的生化人与网络黑客的新型态犯罪事件,国家成立了直属于首相的“公安九课”(通称:攻壳机动队),以武力来直接打击犯罪。

本稿旨在通过对《攻壳机动队》这部动画的分析,总结赛博格这一日本动画作品中常见的虚拟形象,并比较分析其与普通人类的关系,对动画中义体化时代里人类的定义的模糊性进行探讨,并总结其哲学意义和对当下的时代的启示。

赛博格即是机械化有机体,其范畴实际上包含了任何有机体与电子机器的混合体。现实生活中,机械化的义肢、体内植入芯片等都属于赛博格。广义上,任何对提升身体机能的工具的使用行为都可被视为赛博格,人类现在对科技的掌握也是赛博格的一种。但更为广泛承认的是赛博格的狭义定义,即在人身上安装电子芯片、机械义肢等。如今装有假腿、义手的残疾人已经不再是少数,可以说赛博格就在我们身边。虽然现实生活中,植入芯片、电子脑之类的改造尚未发生,但赛博格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在医学上,人造器官已经用于修复病患的身体机能;在军事领域,许多研究表明使用藏有电子设备的赛博格昆虫可有效抢占战术先机;在艺术和流行文化中,赛博格的概念更是常常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甚至派生出“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一常用架空设定。

由此可见,在不远的未来,全员义体化的赛博格世界很有可能不再只是科幻中的荒谬幻想。其需要的技术水平并不难达到,难的是伦理上的考量。因此在现阶段,通过分析虚构作品来研究赛博格这一形象的哲学内涵和伦理问题,对现实对未来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在全员赛博格化的世界中,机器、智能乃至人类都将被异化。对于机器来说,随着自动化的发展,机器将不必依赖人的操作就可以自行工作,甚至自我制造下一代机器。没有了人类的监控,机器自己能进化到哪一步还是未知。完全的人工智能意味着第三者仅通过语言交流分辨不出人类与人工智能,即通过“图灵测试”,那么和人类共享同等智能乃至情感的人工智能,似乎也理所应当享受人类的地位和各种权利。相比之下,一个不装备任何电子义体的自然人类则相形见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越来越依赖机器和电子设备,直到把自身也电子化赛博格化。全员赛博格化之后,新的赛博格人类看现在的普通人,或许与现在的普通人看丛林中的原始祖先无异。

日本是赛博格类科幻作品大国。其中,《攻壳机动队》这部动画不仅在日本动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在机器人、赛博格动画中也是一部经典之作。在这部作品的设定下,出场的绝大多数人物都是改造人或半改造人,即都可列入赛博格定义范畴,这为总结分析日本动画中的赛博格形象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另外,《攻壳机动队》的女主人公草薙素子自幼全身机械化,在工作过程中渐渐开始思索自身存在的意义,这一点不仅为本稿探讨赛博格与人类的关系提供了良好视角,也有助于分析赛博格这一形象对传统性别概念的挑战。由于以上这两个特点,《攻壳机动队》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门材料。

高桥透的著作《サイボーグ・フィロソフィー:『攻殻機動隊』『スカイ・クロラ』 をめぐって》一书,正是直接围绕《攻壳机动队》与赛博格展开的分析。临床心理学出身的高石浩一的论文《共同研究プロジェクト「ロボット・人間学研究-情報工学と人間学の接点を探る-」研究会報告:攻殻機動隊をめぐる冒険》,侧重点则放在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上,从人类学等角度进行了研究。田中周一的论文《機械への愛,機械からの愛--『攻殻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着重分析了赛博格本身的心理。石黑浩的《ロボットは涙を流すか: 映画と現実の狭間》一书,虽不限于《攻壳机动队》一部作品,也是对虚拟作品中赛博格形象的研究。另外,张晓荣所著《人文主义视野下的Cyborg》《关于Cyborg的哲学探索》,Haraway Donna的《A Cyborg Manifes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等等,都是赛博格人文研究领域出色的论文,对本稿探求赛博格的哲学启示、伦理问题可以提供有益的启发。

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一是总结分析《攻壳机动队》中的赛博格形象。这需要对该动画中出现的主要角色、典型角色进行归纳,分析他们的行动模式和思考模式。其中,重点是女主人公草薙素子。她是一个包含多个标签的集合体:先天赛博格,女性身份,中性特质,与赛博格战斗的赛博格,意识觉醒等等,不一而足。因而通过对她的分析,可以从多个维度探讨赛博格的形象。本文不仅要分析单个赛博格的形象,更要把目光抛向全员赛博格化的世界观,从宏观角度分析这个架空世界的形形色色。

第二个任务,是将这些赛博格形象与普通人类形象作比较,探讨“人类”的边界。《攻壳机动队》中,几乎所有人都赛博格化的世界里,血肉之躯往往被金属机械替代,现在对“人类”的生物学定义将失去意义。如果说学会使用工具让人类与动物分道扬镳,那么从发明机器开始,人类与赛博格的关系也不再纯粹。经由人手制造出来的机器现在可以自行生产商品,将来可能拥有人工智能自我思考自我进化,而脑中植入了芯片的自然人却很可能被电脑病毒袭击。在赛博格化的世界里,机器人各行其是,自然人反被操控,机器与人类的边界暧昧不清。如果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和全身改造成金属义肢的改造人在行动、思考上不再有任何差别,那么人类定义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是否还有区分这二者的必要?历史上,人类各个种族、民族之间的歧视和隔离都已不复存在,未来人类与赛博格之间的鸿沟是否也会被填平?这些伦理难题不思考清楚,法律、医学等许多领域都无法正常运转。因此,这一任务既是本稿的研究重点,也是研究难点。

最后,本稿将探讨赛博格这一形象的哲学启示。赛博格作为无机与有机、机械与人类的合成体,既改变了我们对机械的认知,也改变了我们对人类的认知。传统上,哲学通常把世界分为物质与意识两大方面,而赛博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冲击了这一划分方法,也就是对二元论本身产生了影响。赛博格使得动物与人类的边界不再清晰,生物与非生物的边界变得模糊,更不用说给传统性别意识、女权主义等哲学课题都带去了新的启示。另外,上文中所提到的赛博格与人类的关系这一论题,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对强调人性尊严、对人的关怀的人文主义也有所启发。几百年来作为现代社会规范立根之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否还适用于赛博格化的世界,异化了的人是否还能担当得起人本主义思想中的主人翁角色等等,这些都是赛博格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冲击。这一阶段的任务理论性较强,具有抽象性,本稿将以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为目的进行研究。


上一篇:动画中的女性形象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