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2-01-12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中日文化交流经历了两前余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几个阶段。明治维新之前,中国始终处于文化输出国的地位,对日本乃至整个汉文化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治维新后, 日本迅即走上近代化国家的道路, 这对一衣带水的中国来说, 震动很大。当时有不少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 走近代化国家道路, 清政府顺应了这一潮流, 决定西学走近代化国家之路。鉴于日本离中国近, 往来费用低,

日本已经译介了许多西方文明, 加上中日同属儒教文化圈, 日本化了的西方文明对中国人来说容易接受等有利条件, 清政府决定通过日本学习西方文明。一直到经济全球化,世界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的接触日益增加。语言之间的接触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日本在翻译出版欧美等西方各国的图书、杂志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新词。语言借用是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它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见证者和体现者。由于古代日本大量引入中国的语文,既借字又借词,造成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汉字词。它以日语中原有的汉字词为基础形式造出了许多新词, 这些新词在两国交流中又传人了中国, 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与日本相关的文化知识信息。同时也更容易接受这些信息,能对这些信息有比较好的理解。

二、文献综述: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日语新汉语是日本学者为区别日语中从中国古典书籍等借用的汉语词汇,日本通过翻译西学而创造出来的汉语词汇冠名的概念,这类词汇有别于以往日语中的汉语词汇,主要指明治时期随着文明开化引入大量西洋语言的同时被当作译词创造出来的汉语词汇,内涵西方的先进文明,代表了时代趋势,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被沿用至今。其中许多被引入中国,对汉语的词汇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今这些词汇已经融入现代汉语中,成为中国人语言生活中的一部分。在 19 世界末、20 世纪初,从第一次出现日语新汉语向我国倒流的现象,我国当时的启蒙家、翻译家、学者等就开始了对其进行研究。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汉语外来词词典》的出现。它收录了日语借词893 例,是至今为止收录日语借词的词汇数量最多的词典,后来的很多研究日语新汉语的学者都是以它为研究范本。近年来在日语新汉语的研究领域比较活跃的是在日本进行研究并发表论著及论文的沈国威、陈力卫、朱京伟等学者,他们的研究深入透彻,非常值得借鉴。本文我将从语词借用的方法入手对其进行分析。

汉语借用日语词汇的三个时期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第一次日语词汇借用期这一时期大致可以划分为“主动”借用和“被动”借用两个阶段。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代化进程远远超过了中国,中日文化地位发生逆转,日本文化开始对中国文化进行反哺. 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日本开始推行侵华政策,先后发动一系列侵略行动,占领中国东北,并进一步蚕食中国领土,推行殖民主义。但是由于这些词语是被迫接受的,所以只是昙花一现。东北一解放,它们也就随之消失了。第二次日语词汇借用期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文化交流重新展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日两国文化交往更加频繁,随着中日文化的交往,又有一批来自日语的外来词传人我国,客观上同第一次借用时现代汉语对日语新词的采纳一样,具有加强两国之间联系、带动思想观念变革的重要意义。第三次日语词汇借用期二十一世纪以后,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文化交往空前频繁和密切,当今年轻人为了能够满足追求时尚的心理,借用日语词汇表达自己成为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汉语中日语借词大致可以分为音译词、借形词、音译+意译词、死语复活、旧词赋新意。

为什么要研究日语借词?中日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形词,其意义用法上的异同首先是汉日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日本借用词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数量和表现力现代汉语新词的大量增加,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并走向国际化,每个新词都有了国际上的共同意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日汉语交流日益活跃,在活跃的词语交流中,中日不同地区各自创造的外来词,伴随着电脑书写普及,基于拼音的文字输入增加了外来词同音异形的歧义,容易使两国的语言系统出现混乱;增加了新语素。推动了汉语成分的语义发展,形译也为汉语增加了新的复音节语素。日源外来词不仅为汉语增添了新的语言成分,也使汉语原有成分的语义得到了发展。

日语借词作为近代汉字新词,其研究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词汇史研究范围。日源词语的发展趋势,从当今日语词引进的情况来看,存在意译、音译、语码使用随意化等三个倾向。日源外来词的词义、附加色彩在汉语交际中的调适过程。来自日语的形译词,是通过直接搬用词的书写形式借用过来的。日语汉字词的书写本来就是借用汉字写成的,因此很多原词在汉语直接搬用后形成的词形与原词书写时一直的,但是也有一些日语原词用字是在汉字的机车上改造了字形而形成的,或是自创的字,或是汉语已废弃了的字形,因此不适用于汉语。从改换实例来看,其中或是因为同样的字在汉语中表示的是不同的语素(如“辩证法”的“辫”),或是与现行标准字形有差异(如“表决”的“决”),或是通行汉字中没有的字(如“反应”的“应”),等等,因此在借用时有必要进行书写形式的转换。

大量的日语借词涌人是历史时代所使然,我们需要放眼社会接受,即交流的过程,找出当时社会的因素。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发展,还会大量借用日语的词汇,这样会产生更多的同形词,使两种语言具有了更多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反过来促进了汉、日两种语言的进一步接触,推动中日交流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理解日本文化,从而更有效地引进日本的先进技术。但是越来越多的外来词,增加了词译借进的复杂性,纷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日源外来词的规范工作,减少歧义,提高语言交际效率。


上一篇:日本“便当男子”现象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日本茶道精神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