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1-10-15

课题来源:自拟。

研究价值:

外来词一直是学界研宄的热点问题之一 ,中国知网上的搜素结果显示,光是含有“外来词 ”这个关键字的中国语言文字类的学术论文就有1265篇,而外国语言文字类的也有870篇之多。 2006年到2012年,分别为142、199、201、188、207、216、219篇。从数据上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关于外来词的研究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日语外来语的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忽视,但是作为现代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文化动力之一,日语外来语的作用不应该被无视。通过对中日千年交流史做一个短暂的回顾来进行研究,此过程主要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即在隋唐时期表现为以中国的文化输出为主,至近代后,事实上形成了日语外来语对汉语的文化“反哺”。整个汉语体系中的内容结构乃至中国社会都在这一文化引进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也因受其影响而发生改变。进行这项探究,实质上对于更好的认识和学习现代汉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之后,一批中国留学生留学日本,学习和吸收日本在经济、科技、教育、哲学和文化等方面先进的东西,这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寒于吸收日语词汇也就在这一时期。新鲜的词汇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国内外研究现状:

语言是动态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现象的一种,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形成,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汉语作为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词汇量最丰富的语言之一,除了本民族不断创造衍生的词汇之外,还大量吸收了外来词汇,其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日源外来词。

史有为(2000)认为,汉语中的外来词指的是“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上汉化了的汉语词;严格地说还应具备在汉语中使用较长时期的条件,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外来词”。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自然会出现语言词汇相互流通、借用的现象,日源外来词正是由此产生。

我国对日源外来词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彭文祖(1915)在其专著《盲人瞎马之新名词》中已经涉及到了对日源外来词的研究,但是他较为反感日源外来词,从文字输出到输入,认为这是汉民族之耻。余又荪在20世纪30年代,陆续发表了《日文之康德哲学译著》(1934)、《西周之生涯与思想》(1934)、《日译学术名词沿革》(1935)等论文,重点讨论了人文科学用语以及翻译上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由于文字改革的出现,这一时期的研究集中在探讨日源外来词的词源、构成、数量等方面。例如,王力达的《现代汉语从日语借来的词汇》(1958)、张应德的《现代汉语中能有这么多日语借词》(1959)。80年代以后,中国再掀学习日语的热潮,学界也再度兴起对日源外来词的研究,研究方向全面开花。有的探讨了日源外来词的历史与发展,例如:郭伏良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研究》(2000)、沈国威的《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2010);有的从语言学、认知学角度探讨了日源外来词,如:吴未未的《和制外来语形态的认知图式理据》(2007)、王婷的硕士论文《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语的认知研究——以改革开放后的新词为中心》(2015)等;有的通过研究日源外来语来分析中日两国的社会、文化,如:《试析吸收日源外来词的社会文化心理》(2011)、《动漫文化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2014)等。在日本,以铃木修次、荒川清秀等学者为代表,围绕中日文化交流来分析日源外来词,如铃木修次撰写的《日本汉语与中国(汉字文化圈的近代化)》(1981)以及荒川清秀的《近代日中学术英语的形成与传播——以地理学用语为中心》(1997)都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日源外来词。山田孝雄的《国语中的汉语研究》(1940)、宫岛达夫的《近代语言汇的形式》(1967)等是研究近代汉语中日源外来词的代表作。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日源外来词各时间段的使用状况,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日源外来词与汉语之间的关系,重点讨论日源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

研究内容:

日语和汉语的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汉语不仅给日语增添了很多词汇,而且在语音语法上,也对日语有着很大的影响。古汉语的引入决定了日本语形成的完整性。而人们经常忽视日本语对中文的影响,实际上中日两种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很多日语词汇被引入到了中文,中文里的日语外来语的造词规律是汉语式的,因而汉语对日语的影响是多层面的。


上一篇:日本校园霸凌问题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