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防震减灾措施的对比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3-06-12

课题研究现状: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共800次,遍布全国多个省市。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陆地地震占全球陆地地震的三分之一,而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竟达到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口众多、分布密集,经济落后,房屋不坚固容易倒塌,地震活动强烈等。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当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岩层便会出现变形、断裂 ,从而产生火山喷发和地震等现象。日本作为一个多地震的岛国,震级强、影响大,还常常伴随着海啸等次生灾害,但在全球发生的地震灾害中,日本的人员伤亡比例是最小的。

关于中国地震,郭晓云(2012)在《防灾减灾系列教材-建筑抗震》中介绍了抗震概念原则和抗震构造措施,并针对单层工业厂房、空旷房屋、大跨屋盖房屋、多层与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土木石结构房屋等不同的房屋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抗震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赵晓燕、于仁宝(2013)在《地震概论》一书中以华县地震、唐山地震等为例,介绍了历史上发生的灾害严重、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地震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地震事件,并从宏观角度对地震因、地震烈度、地震波类型等有所认识,并在防震减灾教育方面就地震观测系统、监测基本原理和方法、防震减灾法规、地震应急与自救互救等知识与技术进行了科普宣传。蒲秋威《2016年》在其硕士论文《重大地震灾害灾后救助体制的比较研究-以1923年到2013年的四次大地震为中心》中对中国的灾后救助体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并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员范涛、陈志高(2017)在《科教导刊》4月第12期中通过对比芦山地震及汶川地震后地震工作者所做的工作中,提出了中国对地震灾后重建措施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国民自救和互救意识的缺乏,紧急措施的教育缺乏;灾区道路交通的堵塞,救援力量难以到达;官方救援力量和民间救援力量缺乏沟通和统一的调配,导致救援资源的浪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关于日本地震,刘青(2007)在《中国青年科技》第10期中对日本防灾减灾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述评,并建议我国在防震抗震减灾方面首先要有思路上的创新,防患于未然是最有效的防震抗震减灾途径,要积极使用新兴技术裴绍军、张文波、崔明秋(2008)在《中国金融第15期中提出了我国应当汲取日本地震防灾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灾害应对法律体系和防灾规划,及时增加信贷供给总量,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支持重建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建立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巨灾保险机制,加强价格监测并建立金融风险补偿机制的意见。杜琳(2014)在《日本中小学灾害教育研究》中就日本中小学灾害教育的背景、目标与内容体系、实施路径与成效、保障机制等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我国应规范落实学校灾害知识教育与防灾演练;完善学校灾害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学校灾害教育的师资教育;开发地方性学校灾后教育教材等建议。余珊珊(2015)在《中国消防》第10期中简述了日本关于防灾的大致措施,其中包括日本的人与防灾未来中心、防灾应急用品商店、高科技助力抗震、防灾国民运动、地震保险等完善的社会防灾减灾制度,日本在应对地震灾害过程中,积极发挥制度避险和保险分散风险的重要功能,使灾区民众在遭受损失后能及时得到救助,生活秩序得以正常进行,提高了灾后恢复重建效率,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关于地震的应对措施,我国的专家学者都已做了许多研究,近年也在改革调整应对方法,但我国国民对于地震防范意识的欠缺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本文将通过中日地震防灾减灾措施的对比,给中国能够更好的应对地震灾害的发生提出一些建议。


上一篇:唐代佛教建筑对日本飞鸟、奈良时期佛教建筑的影响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从敬语的区分来看日本人的人际关系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